新闻中心
网售处方药料明年开闸 多家上市公司攻城略地忙

类别:新闻中心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06-14 07:39:03  浏览:1

  上面这一场景描述的是医药流通领域正在“萌芽”的变革——线上售药将大兴其道。这一医药商业领域的变革被多家券商捧为今年医药领域投资的圣土。

  眼下,你在网上下单只能购买到非处方(OTC)药品。但令人振奋的是,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处方药的网络销售最快或于2015年上半年放开,届时,监管层将允许一小部分处方药在网上进行销售。此举意味着医药电商将迎来市场蓝海,相关上市公司如九州通、以岭药业等也将迎来新一轮的估值。

  今年5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办法拟规定“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应当按照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互联网销售处方药的藩篱将被打破。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由于用药安全的原因,此前国家有十分严格的规定,禁止处方药网上销售。根据目前实行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网上药店只能销售非处方药,且需要自行建立配送网络。

  此次征求意见稿最大的亮点就是,首次放开处方药电商销售。据悉,目前获得药监部门批准的合法网上药品零售企业有129家,网上售药须具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凡是向消费者零售药品的,首先应是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其次还需自有网站设备和管理能力,符合相关审批规定。

  这对于未来网上药店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政策一旦落地,网上药店的处方药销售需求将被大量释放,医院对于处方药的“垄断”地位也将受到挑战,有利于破除目前“以药养医”的怪相,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喜闻乐见的事情,不管是从性价比还是便利性上讲,都是备受欢迎的。

  在传统的医药市场中,处方药一直占据主要的市场占有率。但在过去,允许网上销售的药品仅限于非处方药(OTC),处方药禁止网上出售,而且没办法接入医保报销系统。此次如果放开处方药网上销售,首先对于已拥有B2C证的品牌连锁药店来说,是一大利好。以岭健康城副总经理、以岭药业电商事业部总经理邵清对媒体表示,“这是极大利好,希望政策能落地,我非常支持这个意见稿,把行业心声都反映出来了。”这也反映了医药行业对电商销售处方药解禁的迫切需求。

  早在2004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就已经开闸。《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在当年发布。次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正式出台。正是这两部条例,定下了网上药店的门槛以及处方药不得网售的基调。2013年年中,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相关领导依然对外强调:国家不会放开网上药店的牌照,更不太可能准许处方药网上销售。

  数据显示,在过去十来年的时间里,已有184家企业获得互联网药品零售资格。尽管“玩家”不少,取得良好发展业绩的却不多。在获得资格的企业中,已投入运营的网上药店约120家,而线家。现今销售业绩不错的网上药店,多是销售保健品、计生用品、隐形眼镜、家用医疗器械等,药品并非主力军。而整个医药电子商务行业的生存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中国药店医药研究中心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医药B2C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9.3%,费用率为20.6%,平均利润率为-1.3%。

  实际上,比起亲自“冲锋陷阵”,相当一部分获得互联网药品零售资格的企业选择“借鸡生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3年天猫医药馆的交易规模达20.4亿元,占国内医药电子交易47.89%,同比增长172%。相比之下,自主式医药B2C网站则逊色不少,它们的年交易规模为16.8亿元,占比达39.44%,同比增长98%。

  正是以上种种原因,医药电商虽然历经10来年发展,如今依然在蹒跚学步阶段。首批医药电商试水者金象网CEO牛征瞾认为,行业始终没再次出现垂直电商巨头跟品类局限性有关。他指出,“中国的医药市场格局,医院占主导地位,并不是充分自由买卖的市场。”

  国内医药电商举步维艰,《意见稿》的出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意见稿》降低了医药电商的准入门槛,只要具备药品销售的能力,不论是全国性的连锁药店,还是区域性的药店,在线下能销售,在线上也能销售。”九州通北京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彩芬的兴奋溢于言表,“新规制定的思路是行业放开,未来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药品经营最终依靠网上药店的核心竞争力和医药服务实力。”

  当下医药商业领域有两股变革思潮,一股是以康美药业为代表,疯狂地攻城略地进行药房托管,意在掌握医院销售终端。另一股是药店零售模式的变革,其本意也是利用移动网络对销售渠道进行重整,眼下多路资本均表示出对网络卖药的兴趣。尤其是处方药的网络销售一旦放开,这一市场蓝海将难以想象。

  资本大佬并非脑袋发热,医药电商市场快速膨胀的蛋糕,不得不让人眼热。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0年整个医药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约为2亿元;2011年规模翻一倍至4亿元;2012年则增长到15亿元;2013年整个线亿元。

  第一代医药电商前辈大多在懵懵懂懂中“摸着石头过河”。他们要么自建网站,要么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药品销售和推广。在这批“老革命”中,药房网算是较早吃螃蟹的了。它的模式是设立网上药店,消费的人在网上挑选药品,下单后,药房网8小时内配送上门。由于受制于物流配送能力,药房网选择北上广等大城市作为根据地,建立了一批直营店和配送中心。

  此后的医药电商,基本复制药房网营运模式。2012年以后,这股浪潮更加汹涌澎湃,以天猫医药馆开馆为代表,包括京东商城、1号店等巨头在内的传统电商纷纷进入医药行业。今年1月23日,阿里巴巴更是砸下超10亿元收购香港上市公司中信21世纪54.33%的股份,被外界解读为“马云准备当药代”。

  是什么值得马云砸下10亿元.答案在于一张第三方网上药品交易牌照。2013年11月12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将中国首张第三方“网上药品交易资格证”给了95095医药平台,而这样的平台正是中信21世纪旗下子公司河北慧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所拥有。不仅如此,中信21世纪还掌握着中国仅有的药品监管码体系,算得上是中国药品领域最大的数据库。

  马云先发制人,九州通也不甘示弱。据接近九州通的业内人士透露,受“嘀嘀打车”启发,九州通曾想与腾讯合作,在微信客户端设一入口,可拿来寻找“附近的药店”。

  九州通的想法不是天方夜谭。与广药、上药这些大型医药商业公司不同,九州通走的是“群众路线”。前者的客户多为医院,而九州通的客户几乎都是遍布全国各地的平民化药店。这种“接地气”的营销网络,若能借助微信的用户量,可谓“两全其美”。

  “以嘀嘀打车为例,客户有打车的需求,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打车请求,在附近的出租车司机就会抢单,双方便达成交易。如果九州通与微信平台合作,老百姓就可以在微信上直接搜索附近的药店,发送购买药品的需求,药店收到信息后便会抢单,还可以送货上门。”业内的人表示,九州通现有七百余家直营药店,同时还覆盖全国十余万家客户药店。这些药店遍布全国各地,正如游弋在大街小巷的出租车。

  九州通若能梦想成真,能够说是收集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该领域虽然被开垦多年,但基本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缺乏一个全国性的、用户粘度高的“大一统”平台,若“药贩子”能与“企鹅”热恋,依托移动网络终端,将为药品零售打开一方新天地。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用这句话形容医药电商所处的现状似乎很贴切。自2004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开闸以来,我国的非处方药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今后处方药市场一旦放开,势必会有更多的难题应运而生。根据河南大学药学院罗飞教授的总结,目前医药电商领域至少存在四大不足尚需后来的创业者予以修补。

  首先是网上药店都会存在违规销售处方药的情形。虽然处方药的网络销售禁令即将放开,但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即将放开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处方药。可是据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当前个别网上药店以“完全不设限”的方式销售处方药。

  另外,药监部门的判断标准也显得比较粗略:一个判断标准是处方药不能有“购物车”;一个是网上药店的进销存记录不能有处方药阁。为了规避上述两条限制,国内稍有规模的医药电商都采取了“巧妙”的手法实现线上销售、线下配送。网上药店违规销售处方药使消费的人的用药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给消费者用药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其次是网上药店配送体系不完善。药品属于特殊的商品,药品的配送与普通产品不同,对温度、湿度等都有要求,否则会影响药品质量。但大多数药店委托快递发货,药品安全控制存在风险,一些昂贵药品甚至有“调包”可能,花了钱的人药品的需求又有及时性的特点,这两点都要求网上药店在销售药品后能及时安全地把药品送达到消费的人手中。

  目前网上药店大部分采取实体店送货与第三方物流相结合来进行药品的配送,而标准的药品配送中心需设置常温库、阴凉库、冷库、验收养护室,还需配备标准比色仪等专业监测设备及完善的监控和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并且有严格的操作规程软件配合。当下我国具有药品配送资格的第三方物流并不多,企业自建药品配送物流中心成本又太高。网上药店的配送模式相对阻碍了医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再者是花了钱的人网上购药的信任度较低。由于消费者自身不具备对网上药店真伪的辨别能力,网上药店还属于新生事物,老百姓对《规定》的知晓程度低,正规的网上药店也并未像淘宝网创立初期那样大规模宣传,造成非法网站、虚假药品信息时常蒙蔽消费者。

  第四是网上药店应拥有相关的在线咨询药师。我国合法的网上药店主页上都设置有药师咨询(如果其没有这类服务,正常的情况下这类网站属于非法药品网站)。由于网上药店缺乏一定的专业药师的正确指导,消费的人在网上购买药品时会担心买到不对症的药品或质量差的药品,造成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或药害事件。目前我国还缺乏相应的赔偿制度,也造成了花了钱的人网上购药的信任缺失。(中国证券报 戴小河)

  截至昨天,来自系统的统计显示,近百家医药股公布三季度预告,实现正增长的近八成,其中预增20家,续盈5家,略增46家,仅有东宝生物和理邦仪器、力生制药三家预减,略减的为12家,广济药业等7家原料药上市公司首亏。

  一般来说,同一行业中出现多家公司同时预告业绩增长,就有一定代表性。医药生物行业预喜公司较多,意味着行业整体成长性十分好。“企业超预期的比较多,行业表现突出。”一家医药行业的研究员指出。同时,上证报记者看出,加快实施并购战略、进军移动网络等成为医药企业在第三季度的新特征。

  今年以来,医药企业并购战略发力,对提升业绩作出很大贡献。如嘉事堂在今年9月11日公告称2.5亿元打包收购23家医疗公司,包括四川馨顺和江嘉事杰博、上海嘉意国际、重庆臻跃等23家医疗器械公司的股权。据悉,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实际控制以上目标公司51%的股权,完成在心内科高值耗材领域的全国布局。公司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约18567万元至20018万元,增长130%至148%

  无独有偶。信邦制药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20%至260%,原因是“增加合并单位,科开医药数据进入上市公司”;誉衡药业预增110%至140%,原因是“合并范围增加,以及磷酸肌酸钠业务增长较快”。

  主业净利润增幅50%以上的公司还有上海莱士,公司并购的郑州莱士已并表,还拟收购同路生物、华邦颖泰并购的山东凯盛新材与子公司实现并表。

  另外,今年三季度,获中国证监会核准而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的鑫富药业,也给出了更为抢眼的三季报“成绩单”。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14500.00万元至17500.00万元,变动幅度859.95%至1058.56%。据介绍,公司原来主营业务是精细化工和节能环保新材料。重组完成后,鑫富药业转型为生物医药公司,亿帆生物和亿帆药业将成为鑫富药业的全资子公司,亿帆生物和亿帆药业所拥有医药产品等均将纳入鑫富药业,从一个持续两年亏损的公司实现华丽变身后,鑫富药业的多元发展能力也得以夯实。

  也有传统生物医药公司瞄准移动医疗等新科学技术手段,调整未来发展的策略,获得市场关注。如翰宇药业,今年三季度净利润约10104万元至10801万元,增长45%至55%,超出市场预期。“基药、非基药的各省招标陆续开始了,公司的业绩增长因此较为稳定。”翰宇药业公司人士这样向记者介绍。

  除业绩增长外,公司出现新的发展动向,成为业界的看点。据悉,今年8月,翰宇药公布,13亿元收购成纪药业,布局注射剂全产业链。据翰宇药业总裁袁建成向记者介绍,公司将积极探索成纪药业卡式注射笔功能的进一步开发,例如基于注射笔的微创检测、数据传输等;未来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实现数据管理和应用等。同时,上述药品与器械都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覆盖慢性病患者的检测、治疗、康复和日常护理,实现公司慢性病管理专家的战略发展目标。也就是说,公司将借助移动医疗,布局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模式。

  记者梳理发现,牵手互联网,或网上开店、或进军移动医疗,医药上市公司的目光越来越敏锐,已经积极试水医药电商领域,抢食互联网大潮的大蛋糕,包括九州通、嘉事堂、太安堂、太极集团、以岭药业等上市公司都在第三季度开展了打造医药电子商务的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