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体育app官方网站
产业故事 坚守初心十五年佰盛缔造创新路

类别:十二速旋转粘度计   来源:十二速旋转粘度计    发布时间:2024-01-02 04:09:42  浏览:1

  佰盛科技,深耕行业十五年,作为首批进驻南大校友经济产业园—垠坤·未来汇(南京)的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先后承接国内外玻璃工程建设项目十二项,总实力做到专业领域非公有制企业NO.1。

  成立于2006年的佰盛,为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本期《产业故事》我们一起走进南京佰盛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佰盛是一家从事玻璃工程总包、玻璃工厂(窑炉)设计、窑炉(设备)施工、安装、热风烤窑及玻璃窑炉热修的专业公司,主要服务平板玻璃、光伏(压延)玻璃、 电光源玻璃、水玻璃(白炭黑)及陶瓷熔块生产线年,佰盛创始人端木顺宝从南京一家区属国有企业正式下海,说到创业初衷,他坦诚当时并没考虑太多,就是想从“太安逸”环境中抽身出来闯一闯,一闯就是15年,企业也由小变大,成长为今日的行业佼佼者,艰辛与激情铺呈一路。

  从一开始的技术服务、窑炉施工,逐步拓展到玻璃生产的配套设备,再到如今工程总承包(EPC),佰盛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深耕行业,目前,企业具有节能窑炉设计技术等多项商标和专利,服务包括飞利浦、弓箭、台玻、中玻等众多业内有名的公司,端木顺宝说:“2021年公司经营净产值约1.06亿,今年一季度我们已签订了1.4亿的合同额,从现在来看,全年整体产值可能会突破2.2亿。”如今的佰盛在技术力量、配套能力、企业资质等总实力上已做到国内该领域非公有制企业中的NO.1。

  近年来佰盛加大力度招引优秀人才,提高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具有中高级职称约18个人,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创新型发展道路,在产品、品牌、业绩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成功完成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印度、越南等多个国家的项目。谈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端木顺宝表示“发展理念决定方向,我们的优点是根植于对行业多年的深刻理解,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慢慢地加强自身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高档超白压延玻璃大范围的使用在太阳能发电系统,因为窑炉等装备问题始终没得到解决,导致生产效率低且生产不稳定。应国内某企业要求,佰盛玻璃联合科研院所,攻克了主要装备熔炉的设计建造难题,单位热耗从2000kcal/kg降低到1300kcal/kg,成功地使用马蹄焰窑炉生产出高档超白压延玻璃,为节能降耗,低碳环保做出重要贡献。

  如今佰盛已有60余名精英人才,其核心小组成员在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沉淀和成功案例;另外,玻璃行业属于高能耗行业,2013年起国家开始严控行业新增产能,政策日趋收紧,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碳排放目标提出后,市场倒逼着玻璃行业落后产能退出,佰盛通过专业化水平和精益管理上的水准的不断的提高,促进生产效能的提升,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到验收,为客户一站式解决方案,实际做到你给我需求,我给你交钥匙。

  玻璃行业属于高能耗行业,自2013 年起,国家开始严控行业新增产能,新建产线一定要通过产能置换的方式,且政策日趋收紧。“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碳排放目标提出后,市场倒逼着玻璃行业落后产能退出。

  作为玻璃行业中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佰盛既感受到了挑战更看到了未来机遇。“未来十年玻璃行业节能技术升级改造势在必行,而且集中度会促进提升”端木顺宝坚定地说,小的生产线逐步升级至大型生产线,一来降低能耗,二来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相关成本。而佰盛在窑炉大型化、配合料配方、玻璃熔窑全氧燃烧等关键节能技术上正在开发,具备很大优势,通过精细化管理,未来会促进降低能耗,提升产品品质。

  谈及未来发展,端木顺宝表示,在业绩上,公司目标是每年有30%的业绩增长;在生产上,未来会在生产设备上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智能化工厂建设,实现智能化、网络化、数据化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未来可实时掌握生产的全部过程、工序质量、产销流程,形成大数据信息闭环式管理新模式。在经营上,下半年会成立国际贸易部,进一步打通中东、非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2020年以来,佰盛不断取得新突破,成长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南京市瞪羚企业。2021年,随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原来租用的厂房以不能满足企业成长需求,经过一番慎重的调研,端木顺宝选择了垠坤的产业园区,他说: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合适的土壤,也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垠坤在产业方面的深耕与佰盛的异曲同工,产品以及服务理念都超出我们的预期。南大校友经济特色产业园以及园区内的“邻居”都是十分优质的企业,也是我们发展的伙伴。

  “今年,公司成为南大校友会成员企业,未来我们会在南大校友经济产业园逐渐增强校友联合,合作共赢,为打造国内一流的玻璃生产企业而努力。”端木顺宝笑着谈到,作为一家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者,有一个专业的合作伙伴,才是最让他放心的。

上一篇:CMO增加讲堂 顾客运营20 · 破解品牌增加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