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体育app官方网站
二战时期最鸡肋的十种武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类别:十二速旋转粘度计   来源:十二速旋转粘度计    发布时间:2023-12-20 01:12:35  浏览:1

  司登冲锋枪在二战时期由英国两个枪械设计师谢波德和杜赛宾在恩菲尔德兵工厂着手研成,它的优点是制造起来省工省料,成本非常低,一支枪的费用仅仅约9美元。于是有人嘲讽它是“伍尔沃思玩具枪”。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司登冲锋枪也因此有几个致命弱点,让官兵牢骚满腹。首先它的弹匣和供弹装置照抄德国MP38,经常会卡壳;其次它的结构格外的简单,绝大多数组件是冲压而成,枪托是由一根钢条和一块钢板焊接而成,枪身是一根钢管,透过枪栓槽可以看见里面的弹簧,这使得它的保险装置很不可靠,稍微一碰就会走火。当时,不少盟军官兵不是被敌人打死,就是被司登冲锋枪打伤或打死。所以,有些军队规定拿司登冲锋枪都要走在前面,避免误伤战友。英国军人相信,只要将司登冲锋枪扔出去,绝对会有走火的枪弹击伤敌人。很快,这种枪成了盟军战士最痛恨的武器。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普遍的使用的一种6.5毫米口径轻机枪,其枪托为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所以在中国俗称“歪把子”机枪,是在抗日剧中频繁出现的一把枪。

  大正十一式有一个比较奇葩的设计点,那就是它的装弹方式选用的是漏斗式供弹,能够说是射击一时爽,装弹火葬场,独特的供弹方式,使它在实战时对副射手的依赖性极大,理论上只要有副射手不断向弹斗中装填5发的弹夹,才能形成压制射击。同时它的射速偏慢,理论上为500发/分钟,可在实战中却往往只有100发/分钟,再加上这把枪无法更换枪管,因此在实现连续射击后,就必须停下来冷却枪管。除此之外,此枪上还配有一个油壶,目的是为子弹不断涂油,否则就会出现抛壳不畅的结果。

  绍沙轻机枪是在1910式步枪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一款半自动机枪,该枪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在一些范围内使用过。

  绍沙轻机枪的设计非常大胆,为了方便使用者在实战时更方便的观察子弹的数量,它的一侧设计是镂空的,这就使得灰尘沙土一类的东西非常容易进入枪械内部,从而造成卡壳等枪械故障。在实战中,士兵却宁愿使用m1903手动步枪,也不愿用这种冠以“自动武器”之名的破烂轻机枪,因为它故障率实在是太高,几乎每一挺交付的绍沙轻机枪都会频繁出现故障,它的零部件尤其是弹簧战损很严重,甚至在作战中,有些士兵在战壕里还在大骂绍沙,其次它的弹夹容量仅为20发,还有枪身过于笨重、射击时震动过大等缺点,使得绍沙机枪臭名远扬。

  Mark-14型鱼雷是美国二战时期的潜艇装备使用的一型鱼雷,战争期间击沉了大量的日本舰船,但也仅仅是在真正的最后两年,前期的MK14鱼雷可谓是哑弹之王,它的瞎火率极高。

  早期的MK14鱼雷体积大且造价昂贵,当时装备了非常先进的“磁性引信”,以帮助增加鱼雷杀伤力,可是它在实战前却不进行过装药实弹测试。所以直到开战后,美国海军潜艇部队才发现了这款鱼雷太“坑爹”。

  1943年7月,一艘美军“黑鯵”号潜艇伏击日本最大油船“南都丸”号,当时以近乎完美的角度,向这艘日本油船先后发射了15枚MK14鱼雷,但是射出的15枚鱼雷仅有一枚被正常引炸,1比14高达83%哑火率无疑创造了一项尴尬的纪录。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刚刚参战的18个月里,美国海军潜艇装备的MK14型鱼雷哑弹率高达70%。当时美军任何一名艇长对这款鱼雷的罪行,都可谓是“罄竹难书”。

  古斯塔夫巨炮是有史以来人类制造过的最大的大炮,包括运输车在内,它重达1344吨,整门大炮有4层楼高、20英尺宽、140英尺长,口径达到了800毫米,凝聚力当时纳粹德国所有的工业与科技的力量,它可以发射穿透一米厚的钢、7米厚的混凝土、30米深泥土的超级炮弹,这款巨炮能够说是当时陆军最宏伟的象征。

  但操作 “古斯塔夫巨炮”这头猛兽简直是后勤部门的梦魇,因为它需要3000名士兵同时合作,加上专用的铁轨才能搬运和移动这个“超级怪兽”,这让它毫无机动性可言。并且相较于它巨大的威力,它的身板却脆弱的可怜,只要被轰炸机发现,就难逃被轰炸的命运,因而当时使用时德国还会让化学部队专门为其释放烟雾隐蔽。同时,它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每发射48颗炮弹之后,炮管都会完全损坏。

  巡洋潜艇絮库夫号建成于1929年10月18日,属于法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潜艇。艇长121米,宽9米,吃水7.25米。标准排水量2880吨,水下排水量4330吨,除装备12具鱼雷发射管外,还装有双联203毫米炮塔1座,搭载MB35水上飞机1架。

  絮库夫号在服役的十余年时间里,基本上没有任何败绩,因为它根本没有一点战绩可言,这艘潜艇除了存在以外毫无意义。因为1930年签署的《伦敦海军公约》的限制了驱逐舰和潜艇的吨位和武器配置等诸多方面,絮库夫号远洋潜艇此条款规则上属于是严重的吨位超标,如果不是当时法国海军态度强硬,恐怕这条“漏网之鱼”都没有完工的机会,能够说是身怀绝技但生不逢时。

  伊400型潜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海军建造的一级潜艇,是二战时期最大的也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核动力潜艇建成前最大的潜艇。伊400所携带的燃料足以绕地球航行一圈半,排水量3530/6560吨,航速18.7/6/5节,艇首8具鱼雷发射管,单艇作战时间可达4个月,该型潜艇以攻击巴拿马运河船闸为目标设计。

  伊400型潜艇虽然作为一种远洋攻击潜艇,但它却被安排了三艘强击机到舰内,顺手将伊400潜艇改造成水下航母。按照他们的思路,伊400潜艇将运输3架战斗机到达美国近海,攻击巴拿马运河。但是按照3架战机的载弹量算,顶多能携带2吨多的炸弹,靠这点炸弹根本摧毁不了巴拿马运河,这使得它到被击沉都未完成自己的使命。其他几艘同款舰艇一会儿决定用来空袭美国本土,一会儿又想用来攻击美国舰队,最终这些潜艇都在没有派上用场的时候就遭到损失。

  日本南部十四式手枪俗称王八盒子,是原南部式手枪的改进型,由名古屋兵工厂制造。在美军中该枪有一个“东方鲁格”的称号,但并不是因为该手枪性能有多优越,而是因为该枪外形酷似德制鲁格p08式手枪。

  这把枪几乎集齐了手枪所有的缺点,它所用的南部8mm子弹穿透力极弱,用几层棉被就可以挡住,精度差,距离稍远子弹乱飞。还有撞针力度不够,容易折断,有时连自杀都没办法保证。而且此枪卡壳频繁,由于弹匣卡笋设计上的失误导致射击时轻易造成弹夹脱落,极易走火。同时该枪采用的设计结构,必须严格保养才可能正真的保证一定的可靠性,否则击发后有可能会出现第2发子弹上膛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射击停顿,需要手动上膛,变成了一把“手动手枪”,这实在是一款设计得糟糕的手枪。

  在二战历史中,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对坦克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怀,尤其在坦克的火力和装甲方面更是情有独钟,于是这款重达188吨的坦克便被德国保时捷公司设计出来,同时它还拥有强大的火力系统。

  但这款设计如此强悍的坦克却并没有实际量产而投入战场,正是由于车身极重,使得鼠式坦克的越野能力极差,哪怕它使用的是油电混合的驱动方式,它的最大速度也只有40km/h,持续行驶速度只有30km/h。1944年第二辆鼠式原型车在实验时由于发动机和发电机轴匹配不当,发生了柴油机曲轴损坏的严重故障,而新制造的发动机直到1945年3月才运到库麦斯道夫,组装没再次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但是随后不久德国就战败了。

  92式重机枪是日本军队在二战中比较有名的重机枪,以哈奇开斯机枪为蓝图,配备光学瞄准镜,设计精度相对其他机枪要好很多,整个战争中一共有4万多挺生产了出来,至少有3万以上用在了中国战场上。

  九二式重机枪属于风冷式重机枪,理论上要比水冷式的马克沁重机枪先进得多,但是此枪在实战中散热效果极差,经常哑火。其口径为7.7毫米采用30发弹板供弹,理论射速450发,实际射速只有200发左右,且7.7毫米弹威力较小。而且该枪极为娇贵,一旦保养不及时便很容易卡壳,子弹通用性也很差,整枪重达63公斤,需要4名士兵协作才能用,这样就导致后勤压力过大。此枪相比大名鼎鼎的MG-42确实不在同一水平之上,但是特殊的使用背景还是诠释了92式重机枪的意义所在,一度成为日军的火力支柱。

上一篇:【秋收一线党旗红】③饶河农场有限公司各级党员群众同心战秋收